對于閃光燈柔光罩,網(wǎng)絡(luò)上充斥著各種言論,有說有用有就說完全沒用。對于商家而言,反正都是賺錢好契機,不管有用沒用能騙一個是一個。然而對于攝影愛好者來說,在沒有購買沒有真實使用過情況下,總是難免會被廠商各種牛鼻宣傳所誘惑。光總是有硬和柔之分,就好比如你在烈日當(dāng)空時候去拍照和黃昏時分去拍照,效果差距甚遠。別人說話自己沒有試過又怎能輕易相信?筆者就決定選擇幾種柔光附件來一次實測,好讓后人知道花錢是不是冤枉錢。
【資料圖】
>
熱靴閃光燈(又稱機頂閃光燈或外閃)是攝影愛好者最常用補光附件設(shè)備。而傳聞可以充當(dāng)外閃柔光附件,種類大致可以分為柔光盒(肥皂盒)、迷你布料柔光罩、大尺寸布料柔光罩、反光鏟、束光筒等等。說實在,沒有使用過這一堆配件同學(xué),可能還真不知道它們之間效果區(qū)別。
>柔光原理圖
我們使用柔光罩,目很簡單也只是為了把閃光燈本身射出光線柔化處理。那么這一堆附件里面,到底什么樣種類才是我們真正想要呢?于是筆者就掏出了人 民幣向某寶請教真相,購買了三種測試用柔光附件——它們就是迷你燈布罩、可折疊大尺寸(30×20cm)燈布罩、銀白雙面反光鏟。
靜物實測
在使用這三種類型柔光罩之前,筆者已經(jīng)心里有一定理論上總結(jié),那就是對于柔光罩一定是尺寸越大柔光效果越好。而且對于擁有GN指數(shù)為60機頂閃光燈來說,理論一定是可折疊大尺寸燈布罩效果最為理想。為了證明這個結(jié)論是否正確,我們對一件電鍍藍色漆面安卓機器人進行測試,直接水平方向拍攝。
>燈頭水平直接對著安卓機器人閃光效果圖(硬?。?/p>
筆者使用測試方法如下:在室內(nèi),靜物測試使用200mm長焦端,盡可能使靜物充滿畫面。相機參數(shù)設(shè)置是1/160快門速度,F(xiàn)/8光圈以及ISO 200感光度。閃光燈就直接使用i-TTL(全自動機內(nèi)計算正確曝光閃光輸出量)模式。
>燈頭朝上45°無任何柔光設(shè)備輔助效果圖
首先是最基礎(chǔ)45°朝天花板方向閃燈,沒有使用任何柔光附件效果圖,看起來是非常平淡。沒有任何特殊光影效果,可以最大化后期空間。同時由于不是直打燈,感覺上靜物與背景環(huán)境光融合度最高,看起來是比較和諧。接下來我們換閃光燈內(nèi)置眼神光板和雙面反光鏟測試。
>
>燈頭朝上45°使用眼神光板效果圖
筆者認為,閃光燈內(nèi)置眼神光板是一很炫東西。對于拍攝人像制造眼神光有獨特功效(雖然效果當(dāng)然比不上環(huán)閃)。對比剛剛純45°朝上,這次我們明顯看到安卓機器人對比度更加強烈,因為打向天花板光部分被轉(zhuǎn)移下來了。但由于是眼神光板只是一塊白膠紙,打出來光還是會顯得生硬。
>使用反光鏟白面效果
>使用反光鏟銀面效果
反光鏟其實和眼神光板有異曲同工之妙。反光鏟面積更大,并且可以選擇銀面還是白面。而銀面和白面效果區(qū)別是以上兩圖,差距并不算十分明顯。銀面反光力度更大,所以在機器人后方會有輕微陰影出現(xiàn)。白面由于反光程度較低,在機器人頭部明顯光點也都消除了。所以反光鏟用途也是針對特定情況使用,特別是夜景人像場合。接下來我們看看迷你與大型柔光罩之間較量。
>迷你布罩內(nèi)部有銀面
>燈頭朝上45°使用迷你布罩效果
>大尺寸柔光罩由四個銀涂層和一個布料面組成
>燈頭朝上45°使用大尺寸燈布罩效果
實測結(jié)果表明,大型柔光罩在柔光想過上確實比迷你型要好(頭部兩個光點可以看出柔化程度)。不過由于本次實測對象是電鍍安卓機器人,大型柔光罩“力度”有點過高了。而對于迷你型柔光罩來說,在拍攝小型靜物時候優(yōu)勢是要更好一些。不過在于筆者看來,如果是真正帶出門話,大型柔光罩看起來相當(dāng)笨重。在柔光效果不會差太遠情況下,還是寧愿選擇迷你型柔光罩和反光鏟會更實際一些。
人像實測
使用機頂閃光燈不是拍靜物就是拍人像了。前一輪我們已經(jīng)在靜物題材上實測了幾款柔光罩,這次該輪到真正拍攝人像題材了。本次拍攝由編輯同志擔(dān)任模特(別說為什么沒有美女編輯,都是淚T T)。有同學(xué)不相信內(nèi)置閃光燈就是渣渣,筆者秉承著真相俠精神還是要讓大家看看內(nèi)閃光線巨硬拍攝效果。還是那句老話,能不用就不要用了,白費心機。
>內(nèi)閃閃光效果依然就是巨硬
>外閃燈頭45°朝上效果圖
上圖就是不使用柔光附件直接燈頭朝上45°打向天花板效果圖。最能夠還原現(xiàn)場環(huán)境光一種方式,跳閃始終給人最真實感覺。
>外閃燈頭45°朝上并開啟眼神光板效果圖
開啟眼神光板后,就像上面第一部分所說那樣,柔光效果是比較弱(紅框影子較深),但對比完全不使用時候就變成另一種感覺了,可以說是有效修正了現(xiàn)場偏暖環(huán)境光。
>外閃燈頭45°朝上并使用迷你柔光罩效果圖
而迷你柔光罩至少是有布料柔光效果加持,在使用之后明顯感覺比單純眼神光板要柔(參照紅框影子)。論便攜性和柔光性,筆者依然喜歡這款迷你柔光罩。
>外閃燈頭45°朝上并使用大型柔光罩效果圖
最后測試當(dāng)然是皇牌級別大尺寸柔光罩了。實踐證明,大型柔光罩不論何種題材都能有相對不錯柔光效果,只可惜缺點也非常明顯:笨重!笨重!笨重!其實這也是證實了為什么真正專業(yè)大師都是扛著大型設(shè)備器材上陣。在人像實測這部分,論效果話大尺寸柔光罩要排最優(yōu)。其他就根據(jù)自己喜好來購買使用,畢竟他們之間差異不大。
總結(jié):
當(dāng)筆者做完這幾款柔光附件測試后,內(nèi)心非常平靜。知道真相并不可怕,可怕其實是看到市面上價格巨混亂柔光設(shè)備,瞬間覺得心好累。其實不瞞大家,筆者以上這一堆柔光附件,加起來還不過是三十元人民幣。要知道別所謂XXX旗艦店,光是一款柔光罩就可能賣40-60元區(qū)間,品牌貨更是上百元。所以筆者做這個測試真心希望可以帶給大家一點幫助。盡管它們價格對于攝影上投入來說并不算多,只是一分錢也是錢,能省一點是一點。
關(guān)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