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第一位太子朱標出生時,朱元璋正在打仗。酣戰之中的朱元璋得知自己生了一個兒子后,樂呵呵地跑到一座山上找了塊空地刻上"到此山者,不患無嗣"。
自此,大明王朝聲譽最高的太子開始了他傳奇的一生。朱標的出生,讓朱元璋第一次感受到來家庭的溫暖。
朱元璋出身坎坷,25歲的時候加入了郭子興的紅巾軍開始反抗元朝統治。在部下擁戴后成為吳王,揮師中原,終結了元朝98年的統治。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在朱標十歲的時候就被朱元璋立為世子,并且隨著朱元璋南征北戰。朱元璋不但對朱標言傳身教,還找了當時明朝最好的老師宋濂教授朱標儒家經學。朱元璋經常對朱標的老師們說不要總教一些普通文人讀的、背的東西,要教給朱標一些實用的、能治國的東西。后來朱元璋甚至讓身邊的大明第一文臣李善長和第一武將徐達一起教朱標。
在明朝建立的初期可謂是風雨飄搖。朱元璋不得不長期征戰在外。就命朱標坐鎮后方,親自處理政務。自此朱標開始了自己臨朝執政的生涯。這種父子性命相托所產生的情感,不是后來朱棣通過建立軍功所能相比的。
朱標為人仁厚,在處理事情上也十分老道。當年,因為弟弟們在地方犯錯,朱元璋準備召他們回朝問罪。朱標得知后,立刻詢問情況。在得知事情經過后,立刻責罰了弟弟,然后跑去找朱元璋。說自己已經嚴厲懲罰弟弟們,求朱元璋不再追究。
后來又有人告發老三朱棡欲圖謀反,朱標得知以后跪在朱元璋面前求情。在自己老師宋濂因為牽涉胡惟庸案,朱標聲淚俱下,求朱元璋留宋濂一命。這才讓宋濂改判流放茂州(今汶川藏族自治州附近)。
朱標在政治上希望推行仁政,這與朱元璋某些施政方法有所沖突。以至于每次朱元璋要殺人,朱標就出面求情,朱元璋認為朱標壓不住這些隨自己打下江山的權臣們。為了留給朱標一個沒有隱患的大明朝,一勞永逸的方法就是徹底鏟除這幫曾經和自己一起打天下的權臣們。但是朱標不理解朱元璋這種父愛的表達方式,他總是認為朱元璋在處理政事上手段過于殘暴。
在經歷一次爭吵后,朱元璋一氣之下將朱標關了起來。萬萬沒想到這讓朱標重病不起。最后,年僅37歲的朱標在抑郁中駕鶴西去。
朱標當時威望極高,如果朱標活著當上皇帝,朱棣根本沒有"清君側"的造反理由。朱標還有多年的執政經驗,并且為人仁厚。多次幫弟弟們和大臣們脫離險境。即使最后需要削弱藩王實力,朱標也不會痛下殺手,會用更加懷柔的手段去處理。所以,大明朝有朱標在。朱棣想造反怕也是難上加難。
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告訴我你們想看歷史人物或者事件,我會用有趣的角度和大家一起分享。
關鍵詞: